火狐体育NBA直播欢迎您!恒温恒湿产品及设备生产厂家
全国咨询热线: 13689511755

成都李康:理工男玩胶片收藏300台相机他说没办法拒绝机械之美

成都李康:理工男玩胶片收藏300台相机他说没办法拒绝机械之美

作者:火狐体育NBA直播1970-01-01 08:00:00

  下面这张照片,很多把玩胶片和收藏老相机的人可能都见过,他不仅上过报纸,也在网媒上疯狂传播,太吸眼球了。

  李康的相机放在家里,所以我到成都特意选择了川大附近靠近地铁的一家酒店,第二天一早,扫个单车就过来,他迎接我,说他的大部分收藏相机都是以前在sy916买的,可以说916是他进入相机收藏领域的引路老师啊。

  2005年他和一个叫施歌的成都同学,在西南交大读书,由于都喜欢摄影,他们在摄影选修课上成了好朋友,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发现了sy916摄影网,一下子被上面的内容和商城里五花八门的老相机所吸引,完全破防,不能把控了,五六年时间里,断断续续买了不少东西。

  他说那一段时间,一天不看916相机上新就难受,特别是后来工作了,要外出出差,手边没有电脑,无法连上网络时,就别提多纠结了,施歌为了方便上网,干脆买了一个能上网的iPad,就是去KTV唱歌,也要随时拿出来看一下。

  他说那些年,断断续续买了十余万的胶片相机,大部分是来自916,当然后来他参加工作,收入还不错,也没有女朋友,资金“自由”啊。

  走进李康的家,上面图片摆相机的地毯和沙发还都在,柜子上整整齐齐摆了几十支大画幅镜头,还有几台4X5大画幅相机。

  他说我实在没有精力把所有相机再摆一次,上次《华西都市报》记者正常采访,摆弄了好几天,现在大部分相机都放进了几十个收纳箱里,好在照片在,也是自己拍摄的,不存在版权问题,你可以使用。

  虽然没有完全摆出,但这么多东西摆放的是非常的整齐,而他几个防潮柜里也整整齐齐摆满了收藏相机,不愧是理工男,做事认真,就是处理相机镜头也是规规整整,一丝不苟。

  李康说他小的时候受父亲影响喜欢上拍照,后来也经常陪同父亲去旧货市场淘东西,父亲还喜欢组装音响,收藏影碟唱片和集邮,耳闻目睹,对他影响很大。

  工作之后他对摄影就更加痴迷了,结果开始研究相机和镜头,进入了收藏领域,但是近年把精力都放在拍摄和搜寻实用大画幅器材上,加之近年来老相机购买途径减少很多,购买收藏相机少了。

  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了尼康公司,做摄影技术上的支持及培训工作,业余时间他都用在摄影上,在2016年他还获得尼康全球内部摄影比赛中国区唯一大奖。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他虽然在尼康公司做技术培养和训练,而他常使用的一直是胶片相机,较少使用数码拍照,这一坚持或坚守,现在依然没改变,他拿出厚厚的底片册给我看,他去到美国、大洋洲和东南亚等地,拍摄的都是胶片,他说每次都是带着沉重的摄影器材,过海关时都要花费一些时间,要把器材说明,特别是胶片要求手检不过安检X光机器,他说境外安检一般依旧很人性化的。

  他不仅使用胶片,目前还主要是使用4X5的大画幅双轨技术相机,然后加120宽幅胶片后背,拍摄6x12画幅,这样拍摄及冲洗更方便,底片成本也更低一些,用惯了4X5相机后,他陆陆续续又买入了四五台不一样的品牌型号的胶片技术相机,和三十多支涵盖4x5像场的后期大画幅镜头,兼作收藏与使用。

  说到相机收藏,他说更喜欢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最近一段时间出现的金属机械相机,这个时段是相机技术非常成熟且百家争鸣的时期,虽然在电子方面不如后来,但是在机械设计和相机工业美学上,是最高峰的时期。

  他说他喜欢机械感十足,而又设计流畅的相机,不仅德国相机,日本相机也有非常唯美的,他说在916买的这台略微小众的密伦达单反,他就特别的喜欢,机械顺畅,镜头调焦阻尼丝滑,而整体外观也非常的古典唯美,他就经常拿出来把玩,听听快门的声音,2017年他曾经把这台相机带到新加坡,拍摄了库存中最后一卷停产的柯达E100VS反转片,成像效果很好。

  而德国禄来双反系列也是他的最爱,大小禄来相机好几台,都是从916购入的。

  他说他并不在意相机的品牌是否名贵,而是在意相机的品相是否新净,喜欢有独特风格和设计理念的产品,不喜欢千人一面或者模仿痕迹太重的相机。

  他说还有很多相机压在箱子里,暂时无法找出给我看,比如有110、126、127等小型相机,还有银色版的德产徕卡R3(1976-1977年间全球只发行总共500台)等,他现在还有近300台各式相机。

  作为80后,当下喜欢老相机的人并不少,使用胶片拍摄也不少,但是像李康这样喜欢收藏,有几百台相机的人却凤毛麟角,因为时代的不同,对于老相机的情怀也大相径庭,老一代人因为生活在贫困时代,相机是稀罕物,也是文化生活的载体,相机以外的情怀与记忆太多,而在大部分年轻人眼里,相机仅仅是一种影像记录工具,是工业化生产的产品。

  但在李康眼里,相机是唯美的,是有生命与温度的,特别是他作为理工男生,对于机械与光学有“与生俱来的”偏爱和情愫,醉心于不一样的品牌相机精致的触感与设计之美,所以十几年来矢志不渝的喜爱,不离不弃的坚守,这在当下浮躁与迷惘文化冲击下混沌,是非常难得了。

  李康说他只是喜爱,也算不上收藏,他的器材大部分都是用过,这些年来他坚持拍摄胶片,其中根本原因除了对传统的喜欢,还有对成像精美底片的迷恋,这是数码文件所不能够达到的实物之美,而由于胶片越来越昂贵,对于拍摄习惯也会慢慢的严谨,拍的每一张照片都要思前想后,做好详细数据记录,不会匆忙按下快门,也会养成动脑子去拍照的好习惯。

  这些年他利用节假日外出旅行和拍摄,拍摄了大量的胶片,还没时间整理,他的生活非常的充实与忙碌,更是快乐。

  他找出部分拍摄完的暗盒给我看,虽然胶片拍摄成本慢慢的升高,但他宁可别的方面不花钱或者少花钱,也会坚持胶片的拍摄,他觉得非常值得。

  在采访时,他母亲一直陪在旁边,不停的给我倒茶水,也讲到一些李康小时候和玩相机的故事。李康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在研究部门和企业做技术工作,讲究生活情趣,有广泛的爱好,也理解和支持儿子玩摄影、收藏相机。

  我在采访相机收士中,大部分人都是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这份爱好源于对文化痴迷与守候,似乎有传承基因在里面。而家庭文化对于后人的影响又是家族文化的延续,即便后人不再喜欢相机,也会在别的方面有所表现,或者生活与工作中有所不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妻子确诊癌症20天后病逝,《我妻之死》作者在加拿大申请医疗调查!称“迟早要回国”

  北京楼市全军覆没,北京楼市待售二手房从137000套减少到135000套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OpenAI转型盈利性企业 微软近140亿美元投资如何转股?谈判已开启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